2019年3月8日至4月20日,市县联动巡察组第三小组对和家庄镇及下属行政村(社区)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7月19日反馈了巡察意见,我镇迅速启动整改工作,切实抓好巡察整改,全面完成了集中整改阶段工作。现将巡察整改情况通报如下:
一、统筹兼顾,扎实安排整改
(一)提高政治站位,精心安排部署。和家庄镇将脱贫攻坚巡察整改作为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7月19日接到反馈意见后,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按照班子成员分工,逐人认领分管领域存在问题,形成初步整改方案。7月24日,镇班子成员召开市县联动巡察整改专题工作会议对确定的整改方案进行会议研究讨论。会上要求班子成员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纪律,并在每周一班子成员周例会汇报巡察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成立领导机构,夯实整改责任。市县联动巡察组反馈问题后,立即成立和家庄镇脱贫攻坚市县联动专项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王欢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红现任副组长,人大主席王青锋、党委副书记雷杨军、纪委书记雷立群、人大副主席高小云、副镇长李栋、赵庆波为成员的整改落实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纪委办公室,主任由纪委书记雷立群同志兼任。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综合指导、过程监督、检查验收等日常工作,对整改工作负总责,确保各项工作扎实顺利推进,如期完成整改任务。
(三)研究制定方案,细化整改任务。根据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和家庄镇围绕政策理论培训、扶贫产业园区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农村财务管理等问题,逐问题建立台账,确定工作措施,落实责任领导,责任站办,具体负责人,制定了《中共和家庄镇委员会关于落实脱贫攻坚市县联动专项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站办之间通力合作,全镇形成整改工作一盘棋。
(四)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整改成效。镇纪委不定期对巡察整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工作中一经发现整改推进不力,懒作为,慢作为的个人,严肃执纪问责,进行通报批评,形成良好工作氛围,确保阶段性工作任务按照整改时间节点如期完成。
二、紧盯问题,抓好巡察整改
(一)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和省市委脱贫攻坚部署要求有偏差
1.领会脱贫攻坚政策不透
(1)思想认识不深入。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长期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责任压力传导层层递减。镇村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就脱贫论脱贫的片面认识,少数同志有厌战情绪。
整改情况:一是党委中心组成员开展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及中省市县文件精神学习共3次,利用领导办公会组织学习4次,通过学习交流,班子成员提高思想认识。组织班子成员深入包联片区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查找工作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每人撰写调研报告一篇,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二是坚持机关例会学习,每周一安排一名班子成员领学,周二和周四安排一名机关干部领学,增强机关干部对脱贫攻坚艰巨性、长期性、紧迫性认识,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三是坚持每周一村干部例会制度,会上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安排周内重点扶贫工作任务,并要求村干部会后立即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学习、安排部署周内工作,层层夯实责任,正确认识脱贫工作,端正工作态度,从严从实抓好工作。
(2)学习政策深学细研不够。通过对16名机关干部脱贫攻坚知识测试,发现机关干部对激发内生动力,低保户、五保户救助标准等基本内容掌握不准确。
整改情况:一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机关领导和同志每周一、周二和周四进行集中学习。二是镇党办每月对全体机关干部的学习笔记进行了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由人大主席王青锋在机关例会上进行了点评。三是7月份开展了以脱贫攻坚理论政策与党的创新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测试活动1次。
2.决策部署的精准性不强
(3)聚焦解决产业瓶颈问题力度不大。历史上和家庄镇受水利基础设施制约产业发展缓慢,群众增收困难。2016年以来铺设村级地埋管道5公里,修建的2座水塔仅能满足人饮需要,全镇水浇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4%,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
整改情况:一是经社区、村上报,镇级初审、县农业农村局审核,确定五丰、西马社区共计3500亩土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已进入公示阶段。二是良石村、和家庄社区、王家村5月实施了节水灌溉管网铺设,现工程基本完工。秦城社区节水灌溉工程已启动。三是邀请西农大教授进行药材和花椒培训会,为群众提供信息和技术培训。
(4)产业引领示范作用不强。全镇12个扶贫产业园,绿丰设施农业园区栽植火龙果,王家、稼洽扶贫产业园栽植樱桃、鲜桃等水果,产业效益显著,其余均种植中药材,高效产业培育乏力,优势不明显。
整改情况:一是良石村、和家庄社区、秦城社区、王家村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二是绿丰现代设施园区上报了水肥一体化项目,已开始实施。西马村建成花椒粗加工厂一座。良石村建成黄花菜加工厂一个。正在努力促成西农大在秦龙中药材合作社建成中药材育苗基地,进一步完善我镇的产业链。三是邀请县农技中心讲师和西农大教授为群众提供花椒和中药材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
3.落实脱贫政策针对性不准
(5)指导帮扶措施不精细,帮扶计划与致贫原因结合不紧。五丰社区帮扶干部2019年度帮扶计划存在照搬照抄,针对性不强。
整改情况:积极组织“四支力量”、帮扶干部开展脱贫政策培训会、安排部署帮扶干部根据所帮扶的农户制定符合贫困户发展情况、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制定出严格考核帮扶干部工作机制,加强帮扶干部监管,提高帮扶质量。五丰社区已针对村情实际修改了帮扶计划。
(6)培训覆盖面不广、实效性不强。产业培训仅限于花椒、中药材和设施农业,就业技能培训单一。全镇青壮年外出务工多,外出务工以泥瓦匠为主,劳务输出缺乏集中组织,没有形成劳务品牌效应。
整改情况:一是根据11个社区(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因地制宜,制定了培训计划,并与县人社区和相关培训机构联系,已对我镇11个社区进行了创业、就业培训。二是对我镇符合要求,有外出务工意愿的人员,组织创业培训一次,现培训人员名单已确定40人,和县人社区取得联系现定于10月中旬对我镇开展创业培训一期。三是改进了培训方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四是积极组织镇青壮年参加县举办的大型招聘会,集中组织劳务输出,9月24、25日两天在我镇开展苏陕劳务协作基层招聘会,招聘的岗位有800多个,促进转移就业搭建平台,巩固脱贫成果。
(7)互助资金协会作用发挥不明显。贫困户贷款比例较小,助推产业发展成效不佳。全镇2018年互助资金协会共发放资金438户502. 14万元,其中贫困户238户270.45万元,仅占53. 8%。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9个村(社区)互助资金协会成员召开工作推进会,规范互助资金协会运行;二是合理分配互助资金,优先满足贫困户借款意愿,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保障,提高贫困户获贷率。
4.激发内生动力不够
(8)“扶志扶智”还需加强。宣传引导不深入,少数贫困户仍存在“等人扶、等脱贫”的消极思想。实际帮扶中,送慰问金、发放物资和例行走访多,送知识、转观念、传技术等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较少。
整改情况:一是成立镇扶志扶智宣讲团,于9月2日-9月7日在全镇11个社区(村)开展了“扶志扶智宣讲村村行”活动。宣讲会主要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进行了讲解;宣讲团成员秦城社区刘兴祥讲述了他在脱贫路上的是如何找准路子,做起麻花制作和销售的创业故事;和家庄社区群众王翠青讲述他们家庭在脱贫政策的支持下是如何通过发展药材种植而实现自主脱贫;75岁的和家庄社区群众梁民权通过自编的快板《新时代、新气象》向大家讲述了新时代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群众“乐无边、似神仙”的幸福生活,歌颂党的好政策,参加宣讲活动近千人。二是利用镇街道宣传版面对近年来涌现出的脱贫路上的先进典型东马社区创业之星王社侠、秦城社区创业之星刘兴祥等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三是指导各社区、村开展了“好媳妇、好公婆、好孝子”的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镇上利用街道宣传栏对评 选出的西马社区“好儿媳”贺培玲、七一村脱贫路上的“好媳妇”杨文竹等群众的事迹进行宣传,切实有效弘扬了扶贫正能量,提高全镇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9)爱心超市激励作用不突出。全镇多数爱心超市管理不规范,物品不丰富,运营模式较为单一.贫困户积分兑换不积极,激励效果不明显。
整改情况:一是提高爱心超市管理员业务能力。在7月中旬召开我镇爱心超市管理员和超市管理员培训会,主要针对管理员岗们职责,积分兑换流程,评定的标准等进行培训提高管理员管理水平。二是完善监督机制,规范进货渠道,丰富商品种类,主要是群众生活实际的商品充分满足群众生活需求。三是积极开展兑换活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按要求每月每个社区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发放活动,同时各村“爱心超市”结合实际灵活发放,截止8月底集中发放次数不少于8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懒等现象。四是镇民政办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各社区本月所开展活动,以及兑换台账核实,对检查情况书面通报。
5.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及项目建设效果不佳
(10)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三合社区、良石村集体无资产无资金,难以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
整改情况:一是三合社区、良石村组织“两委”干部学习五丰社区、秦龙中药材合作社产业发展经验,增强发展动力。二是两个村对各自集体资产进行登记赋码,并对资源型资产签订合同,良石村签订机动地合同259.2亩,涉及农户210户,年承包金是11660.8元,完成应签合同的113%,集体资产到账5000元。三合社区签订机动地合同246.9亩,涉及农户160户,合同承包金是26321元,完成应签合同50%,集体资产到账1.2万元。三是良石村争取农业局产业发展项目10万元,资金进入村级集体资产,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四是镇上设立集体产权交易站,全面指导各村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11)合作项目带贫作用不高。全镇两个苏陕合作项目:绿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吸纳146户贫困户,但长期参与园区生产经营仅有7人,其余人员以零散务工为主; 秦龙中药材合作社未能依据协议足额兑付年度分红1360元,借故扣除147户每户60元的分红。
整改情况:秦龙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召开问题整改会,扶贫办责令秦龙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限期整改,镇扶贫办监督将贫困户分红问题已经督促全部发放到位,镇纪委对相关负责人已进行党纪处分。按照《合阳县苏陕扶贫协作项目管理操作规程》落实相关责任,规范秦龙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
(二)党委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有不足
1.脱贫攻坚合力作用发挥不充分
(12)镇脱贫攻坚工作规划操作性不强,专题研判形式多、落实少。班子成员分管业务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不紧,站办之间在数据信息共享、工作衔接配合上合力不够。2018年镇农办调研收集的12条扶贫培训意向未及时向相关站办反馈,产业技能培训内容未能按照扶贫调研意见及时调整。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镇党委主体责任,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规范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和工作运行机制;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镇领导班子对分管区域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三是由各分管领导负责,加强各站办工作协调,实现脱贫攻坚信息共享,夯实各相关站办的工作职责,全面、系统、有序推进全镇脱贫攻坚工作。
2.党建引领效果不明显
(13)镇党委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对“支部+”模式领悟不深、探索不够、创新不足,“双带”能力不强。全镇1063名党员初中及以下学历57.7%,,60岁以上占41%,党员队伍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制约了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促脱贫效果乏力,结对帮扶仅为29.6%,87名村级两委干部中产业致富带头人仅10人。
整改情况:一是依托七一村香菇产业园,按照地域相连,产业联动的模式将七一、和家庄社区建成联村党委,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目前联村党委方案,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已全部完成。二是按照组织部发展党员要求,新接收入党积极分子24名,其中35周岁以下16人,占总比例的67%。接收预备党员9人,均为50岁以下,其中40岁以下5人,占总比例的65%。三是积极推行村级后备干部试岗锻炼,每村选1-2名优秀后备干部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居)委会主任助理,建立村级后备干部试岗锻炼台账共21人。四是全镇村级“两委”主要干部新增加致富带头人7人,致富项目主要以设施农业、冷棚冬枣、花椒、中药材为主。
3.“四支力量”管理不够严
(14)村干部指导工作不细致。驻村工作队作风不实,队员有走读现象。村组干部对脱贫攻监政策掌握不全面、理解不透彻、宣传不到位。良石村驻村工作队帮扶日志不实不全,年度帮扶计划操作性不强,贫困户动态信息更新不及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