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阳县工业集中区坚持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第一保障,常抓不懈。 同时紧扣“三严三实”、倡导“马上就办”专题教育活动,以作风建设促进服务提升,贴近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近期,工业集中区组织各职能股室分头逐企走访,摸排问题,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这也引起了集中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催生出一项贴近企业需求、精准服务企业的新制度——服务企业月度座谈会议制度。座谈会议制度把过去不定期举行的服务企业会议制度化、常态化。由集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管委会职能股室参与。按照“统一收集、集中会办、限期办理、督查考核”的工作机制,每月搜集企业的发展难题和服务事项送交相关部门。对带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全局性、比较重大的服务事项,由管委会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会办,形成会办意见,下发交办单至各相关部门和股室。各股室跟踪督查事项落实进度,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交待。
从年初服务企业月度会议实施以来,集中区先后收集、梳理、汇总26家企业30项服务事项。符合政策条件、管委会可以办理的已全部办结,涉及上级部门的正加快对接。高效快捷、马上就办,切实解决了企业的当务之急。在集中区,股室同志深入车间、工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已经成为常态。翻开集中区管委会主任张俊锋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挂钩服务企业的事项,“完成的就打个勾,没有完成的还要继续跟进,确保不遗漏。”他说,在工业集中区,每个挂钩服务企业的同志都有这样的服务“秘籍”,跟踪督办、集中会办、服务销号责任落实在每一位同志身上。
在县级行政区域率先构建企业服务平台,是集中区近年来提升企业服务效能推出的举措之一。去年岁末,企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在全省县域率先实现部门进驻、项目集中、授权到位“三个100%”,8个涉企部门和12个企业服务窗口进驻中心, 相互间比学赶帮,创先争优,项目现场办结项目超过80%。在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一项项新举措脱颖而出,为企业发展构建了“绿色通道”。 在工业集中区,重点项目一经评审通过,企业服务中心就主动联系招商单位和项目业主,进行开工前申报手续的辅导,及时组织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对项目进行开工前预审批。项目进驻后,全面推进“一审一核”,部门与窗口签订授权协议,统一刊刻行政审批专用章,充分授权窗口办理本部门审批事项职权。对非重大事项,由服务窗口负责人直接签批,重大事项由管委会主管领导跟踪完成内审程序,目前“一审一核”办理事项达80%以上。
眼下,位于集中区的黄峪工程材料公司厂区内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然而就在不久前,黄峪材料公司却遭遇前投资人抽资困境。就在企业濒临资金链断裂停产的关键时刻,集中区管委会主动介入,多方协调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工业区公司负责人带队登门走访对接,深入调研企业市场经营情况,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在保持原有贷款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给该企业增加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化解了企业复工生产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并给予企业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的优惠。
“企业有困难,更需要我们满腔热情,雪中送炭!”这是集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的要求,落实在各相关部门的实际行动之中。及时学习研究中央、地方的政策措施,化为引导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着力化解企业土地、用工、资金、供电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改投入、创新发展送上了及时雨。金融单位与实体经济,同心谋求发展。通过召开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及时协调集中区企业金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督促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审批流程,特别是对有困难的企业,准确把握情况,尽可能不抽贷、不压贷;通过开展“一对一”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单位与“小巨人”培育企业、重点项目和规上企业实行挂钩服务。
“为了让‘马上就办’成为常态,集中区以解决企业发展急需问题为立足点,召开各类企业座谈会。同时组织10多名干部职工进企业,在倾听企业诉求中改善治理,在重抓落实中寻求突破,以进一步解除创新制约,构建开放创新的体制机制,助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将集中区打造成国家一流的高科技产业新城区。”工业集中管委会主任张俊锋表示。(工业集中区 张拴虎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