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摸清干部“廉情”底数,县委办监察室把建立健全廉政档案作为重要抓手,坚持一人一档、动态更新、摸清底数,多角度“精准画像”,擦亮干部廉洁从政“身份证”。
县委办监察室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按照“按人归档、动态更新、安全保密”的原则,将个人基本情况、家庭主要成员及其重要社会关系、房产信息、经商办企、收入情况、有关事项报告、廉洁承诺、受奖励情况、民主生活会、年度述职述廉、等内容纳入进来,严格甄别和筛选,按照材料类别、重要程度及时间顺序分类整理,让干部“晒出家底”,建立个人“廉洁清单”,做到一档窥全貌。
在此基础上,坚持定期收集与动态更新相结合,以“纸质版存档、电子版同步更新”的模式,不定期对廉政档案中个人填报的信息进行抽查核实,凡领导干部发生职务调整或个人重大事项发生变化时,督促其个人及时报备更新廉政档案,并对更新的廉政档案进行细致整理、认真审核,对填报信息不准不全、漏报情况及时提醒、督促完善;干部因级别、岗位变动后,廉政档案在机关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及时移交给所在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建立覆盖全面、资料翔实、更新及时的档案管理体系,为监督执纪问责提供重要支撑。
建立廉政档案是基础,如何运用好才是关键。县委办监察室通过动态更新廉政档案,实时掌握干部受处分情况,做到廉政档案与“廉情”同步,随时掌握“树木”与“森林”状况,为政治生态分析提供数据依据。对监督对象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防止“小问题”酿成“大错误”。同时,积极拓展运用廉政档案成果,为办公室在考察推荐、提拔任用、调整干部,及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发挥廉政档案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谋助手作用。
让档案“说话”,为干部成长把好“廉洁关”,是建立廉政档案的目的。下一步,县委办监察室将持续发挥廉政档案在日常监督管理中的作用,使廉政档案真正成为反映干部廉情的“镜子”、防控干部风险的“屏障”、促进干部自律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