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报 > 廉政要闻 > 正文

不设限、无禁区,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2-11 编辑: 作者: 浏览次数: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就会亡党亡国 腐败没有“铁帽子王”,反腐败决不封顶设限,玩火者必自焚,伸手者必被捉

从去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今年元旦发表的新年贺词,再到近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半个月时间里三提反腐,显示了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和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时间进入2015年,反腐高压态势依旧,反腐行动铿锵有力,反腐鼓点持续强劲。

不设限、无禁区,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1月15日,军方首次公布“打虎榜”,16名高级军官落马。前有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礼宾司司长张昆生,后有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党委委员马建,反腐利剑直插被冠以“神秘”的外交、军队、国安系统,阐释了“不设限制、没有禁区”的反腐态度。

“在这两年的高压反腐态势下,‘不敢腐’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有显著的政策效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表示,但从清除腐败存量方面来看,只是进展了一小部分。“从局部案件调查来看,存量是相当大的,如山西省的系统性、塌方式腐败。”

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面对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艰巨繁重的任务,若是“停一停”、“歇一歇”,就可能留下死灰复燃的隐患,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要把群众的“点赞”视为更高的要求,踩着不变的步伐,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突出重点,纪律审查更具针对性威慑力

我们对腐败坚持零容忍态度,但在工作方法上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全会为今年的纪律审查工作列出了重点清单,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现在确定的重点领域,就是这些年来发现的腐败易发多发领域,要紧紧盯住,使反腐败更加有针对性,有效率,也可以节约反腐败的成本。”

——重点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行为”,剑指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周永康案“抽丝剥茧”,令计划案“拔出萝卜带出泥”,山西官场塌方式腐败,无不说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危害之大。领导干部违纪往往是从破坏规矩开始的,对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行为重点查处,就是要让纪律的高压线通上电,重塑党内的政治生态。

——重点惩处“搞攻守同盟、对抗组织审查的行为”。去年9月,中央纪委通报原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五局副局长高剑云的问题时指出,“与他人订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调查”。前不久发布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周报”,集中通报了4起有“对抗调查”情形的案件。对此顽固抵抗者,必须通过制定策略压制其嚣张气焰。

——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当前,“小官巨贪”问题十分突出,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北戴河供水总公司一个干部家中竟然搜出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还有房产60多套。“蝇贪”成群,其害如“虎”。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打击震慑力度,既是向“小官巨贪”、基层腐败等亮剑,也是回应人民期待、赢得群众支持的重要举措。

提质增效,依法依规开展纪律审查

开弓没有回头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决战决胜。两方对垒,狭路相逢,除态度、决心、勇气至关重要外,还要讲究战术方法。以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为牵引的系列改革举措为纪律审查工作提质增效注入了新的动力。

五次全会要求,完善查办违纪案件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对下级纪委、派驻机构纪律审查工作的领导,健全重大案件督办机制。可以预见,今年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将在2014年8家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纪律审查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诛一恶则众恶惧。”纪律审查不单是查处违纪行为,更要营造“不敢”氛围。深入剖析查处的典型案例,用好用活反面教材,可以强化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的忏悔录,是开展警示教育的“活”教材,它一方面让党员干部清醒认识严峻复杂的形势,另一方面告诫全党,腐败没有“铁帽子王”,反腐败决不封顶设限,玩火者必自焚,伸手者必被捉。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打虎”“拍蝇”任重道远。纪检监察干部需牢记:党的纪律审查是政治任务,监督执纪纪律是政治纪律。纪检监察干部只有遵守审查纪律,严格规范监督执纪行为,切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才能担负重任、不负重托。(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李靔 沈叶)